Quantcast
Channel: 山姆伯伯工作坊 »引體向上(pull-ups)
Viewing all 27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

戰士引體向上訓練計劃:30天讓引體向上增加2.5~3倍

$
0
0

戰士引體向上訓練計劃(Fighter Pull-Up Program, FPP)“是一個不知名的俄羅斯作者所寫,它的效果非常顯著,可以讓您在一個月內,引體向上進步一倍。當麥克.泰森在出拳時,看看他的背部,應該可以了解對於戰士來說闊背的重要性。在衝擊的瞬間,闊背肌扮演連結手臂及身體其它部位的角色,若"下肌肉"沒有被激活,您沒辦法將身體重量放進拳頭上,而您的肩膀可能會出現麻煩。對於鍛練闊背肌來說,引體向上是一個合理的動作選擇。

以下是 5RM FPP 的訓練課表,也就是說,若您最大引體反覆次數是 5下,從第一天開始:

Day 1     5, 4, 3, 2, 1
Day 2     5, 4, 3, 2, 2
Day 3     5, 4, 3, 3, 2
Day 4     5, 4, 4, 3, 2
Day 5     5, 5, 4, 3, 2
Day 6     Off
Day 7     6, 5, 4, 3, 2
Day 8     6, 5, 4, 3, 3
Day 9     6, 5, 4, 4, 3
Day 10    6, 5, 5, 4, 3
Day 11    6, 6, 5, 4, 3
Day 12    Off
Day 13    7, 6, 5, 4, 3
Day 14    7, 6, 5, 4, 4
Day 15    7, 6, 5, 5, 4
Day 16    7, 6, 6, 5, 4
Day 17     7, 7, 6, 5, 4
Day 18    Off
Day 19    8, 7, 6, 5, 4
Day 20    8, 7, 6, 5, 5
Day 21    8, 7, 6, 6, 5
Day 22    8, 7, 7, 6, 5
Day 23    8, 8, 7, 6, 5
Day 24    Off
Day 25    9, 8, 7, 6, 5
Day 26    9, 8, 7, 6, 6
Day 27    9, 8, 7, 7, 6
Day 28    9, 8, 8, 7, 6
Day 29    9, 9, 8, 7, 6
Day 30    Off

這系統刻意設意為四週,在月底時,休息個2~3天,然後再進行測試,最大次數能進步2.5~3倍是很正常的事情。換句話說,若您一開始最大反覆次數是5下,您最後的測試可以到12~15下。若您的實力PR是6~12下,第一天從「第一組反覆次數 = PR」的當天開始。比方說,若您PR是6,從第7天開始,若您PR是8,則從第19天開始。

若您在執行這個課表時,遇到障礙或困境,休息一週後,再來進行。如果再次遇到撞牆,請換到其它的程序。

上述翻譯至:THE FIGHTER PULL-UP PROGRAM REVISITED

---

這個課表背後的概念是《動作神經刻蝕訓練法(Grease the Groove)》,每組都不產生疲勞,組間也進行充分休息(不超過10分鐘)。山姆自己也正在跑這份課表,已經來到第16天,分享自己的經驗:

一:個人建議不要真得以您最大反覆次數開始,建議以「最大反覆次數-1」開始。若您用最大反覆次數開始,當您進行完第一組之後,即便有適當的休息,可能沒辦法進行完第二組,或者第二組進行完,逐漸累積更大的疲勞,影響接下來的組數執行。比方說,您引體向上的PR是6下,建議以5來開始,原因可以參考【力竭訓練的優缺點及最佳化(中樞疲勞)】。

二:若執行課表的當天太忙碌或沒有器材因而沒做,這沒什麼關係,將課表延後就好。比方說,第10天您沒做課表,隔天再從第10天開始。休息個一天不會影響。

三:若目的是要改善引體向上的實力,將這份課表整合到您原有的課表時,建議把引體向上放在開始,而不是課表的尾聲,才不至於其它上肢動作或握力影響引體向上課表的完成度。

四:雖然設計是以《引體向上(掌心向前)》動作,不過您可以使用《掌心向自己》或《掌心向對》的引體向上版本。


高頻率引體向上導致手肘疼痛的原因及改善方式

$
0
0

在進行高頻率的引體向上課表時,例如「戰士引體向上訓練計劃:30天讓引體向上增加2.5~3倍」,有可能出現手肘疼痛或受傷的情況,導致您停止課表。

主要的罪魁禍首可能是您在固定式的引體向上架進行引體向上,不管是手掌朝前或者是手掌朝自己的握法。當在垂直平面上進行拉的動作時,您的手腕自然地想要旋轉。而手腕到底要轉多少呢?這跟您的骨骼結構及軟組織活動度有關。若您的手腕沒辦法自然地旋轉,壓力就會跑到手肘上,壓力不斷累積,導致疼痛及發炎,然而有可能肩膀也開始疼痛。

上述節取至:Tip: Do Pull-Ups Without Elbow Pain

以相鄰關節假說來解釋,一個部位的疼痛有可能是鄰近關節造成的,手腕需要有足夠的活動度,手肘需要穩定度,若手腕的活動度不足或者無法隨著動作進行自然地旋轉,壓力就會落在鄰近的關節,即手肘;進一步的說明,若您在不理會手肘的發炎時,肩膀就可能會再出現疼痛。

若有疼痛或受傷的話,需要先暫時休息及放鬆,這部份請找尋相關人員在進行處理(如:網球肘症狀、高爾夫球肘症狀)。而改善的方式,排除是引體向上技術問題,改以《中立握法的引體向上》:

 

使用旋轉式的引體向上握把,提供手腕自然的旋轉空間:

 

或者使用TRX或吊環,同樣提供手腕自然的旋轉空間:

 

最後,我想每個人對於高頻率進行的課表,有可能即使換了動作,症狀雖有改善但仍然持續存在,還是要視自己恢復的狀況來增減恢復時間及放鬆方式。

吊環式引體向上(對手腕、手肘及肩膀更友善的動作)

$
0
0

比起在蹲舉架或單槓上進行引體向上,山姆更喜歡吊環式的引體向上,有幾個原因:

一:對於肩膀的活動軌跡更加的自然,讓肩膀走螺旋型,原因可以參考「闊背肌下拉重返訓練領域了?」。
二:由於吊環是不穩定的,更符合「肩胛骨要穩定」的功能下進行用力。
三:由於手握在吊環上可以自由轉動,所以在進行動作時,對於手腕及手肘更加友善。

這動作真得並不容易,因為您要「固定點」不穩定的情況下用力。

 

影片中的吊環,可以在此購買:
https://store.unclesam.cc/products/first-place-rings

為什麼我討厭彈力帶輔助式的引體向上

$
0
0

該內容受密碼保護。請在下方輸入你的密碼檢視:

棒球運動員的水平拉推比例,水平拉不要正握,為什麼不進行引體向上!

$
0
0

該內容受密碼保護。請在下方輸入你的密碼檢視:

完整上肢訓練指南:上肢垂直拉

$
0
0

該內容受密碼保護。請在下方輸入你的密碼檢視:

一般民眾適合練引體向上嗎?

$
0
0

太太問,每個人的訓練內容,有80%是一樣的。那為什麼運動員有練引體向上,但她卻沒有?

這是有關「訓練哲學」的問題。在現代社會,駝背是很常見的姿勢,它會讓人肩膀前側緊繃(因肩膀處於內旋)。你可以把身上穿的衣物想成身體的肌筋膜,衣服上出現皺摺的地方,就是比較「緊繃」的區域。有兩個很明顯的區域,一是「肩膀前側(下圖左)」,另一則是「髖關節前側(下圖右)」。

tightness

 在《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》的第243頁提到:

大部份運動員都無法讓胸部碰觸到握把,這是因為肩胛縮肌與三角肌後束的肌力太弱。

負責肩膀內旋的肌肉,主要是闊背肌跟胸肌等,所以你會覺得這個區域的肌肉比較緊繃。此時如果又過度強調相關動作的訓練(如臥推、引體向上),可能會加劇肩膀內旋的情況。這不是肌力訓練的本意,訓練的本意是希望你改善姿勢及健康。但不是不能練,而是我會希望從「吊環反式划船」開始,去發展「肩胛縮肌」與「後三角肌」的肌力,在一週內有更多規律訓練日的情況下,再漸進到引體向上。

如果是運動員的話,《Movement Over Maxes》的作者也曾分享為什麼不進行引體向上的觀點,這可以參考「棒球運動員的水平拉推比例,水平拉不要正握,為什麼不進行引體向上!」。

也曾有人問過山姆:「拳擊運動為什麼要練引體向上」?因為引體向上會練到肩內旋肌群(如闊背肌),有助於提升他們「出拳」的力道。但要注意兩件事:第一,考慮到肩膀的健康,或者說要預防肩膀受傷,在訓練上也要考慮肩膀後側的肌肉群,不能只專注在引體向上的動作;第二,除了闊背肌之外,還有前鋸肌這個肌肉的訓練,它被稱為「拳擊手的肌肉」。

延伸閱讀:
1. 拳擊運動項目的肌力動作選擇思維:肩膀分離、爆發力動作、上肢、下肢、核心、等長訓練強化戰鬥姿勢的應用 feat. JBoxing Joanne 教練

2. 課表「不」安排引體向上的原因為何?上交叉症候群、用進廢退、動作神經刻蝕訓練法、最大肌力(運動單元的池)、1×20訓練觀點(毛細血管密度)。

不是不能練,而是在設計課表上,要考慮它的訓練哲學。

Viewing all 27 articles
Browse latest View live